比较积极健康

分类: 博客 (page 29 of 46)

本宇宙生存记录

电子琴正经复健第1天

去年心血来潮收了一把电子琴,期望重新激活音乐细菌,复健曲目是《有点甜》简谱。选这首是因为过于朗朗上口以至于没有多加思索。弹了一段大致过了过瘾就当是复健成功,然后琴就吃灰了。

吃灰又没有完全吃灰,每次心血来潮大扫除的时候还是会认真地把琴擦一遍,体现它还被惦记着。

前天心血再次来潮,决定正经地练练。想到这是最后一个学期,也没多加思索选了《送别》。

主旋律意外的好弹,练了两个晚上sol do mi sol la do sol基本一目了然。

可是没有伴奏总还是缺点味道。左右手这个环节我不确定幼儿园是否学过,但根据我这个紧张劲应该是没有。为了艺术的造旨,还是有必要挑战。特别是论文任务繁重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更想干点别的逃避一下。

事实证明,虽然左手每天拿鼠标,但上了琴键还是不听指挥。岛骚米骚来回重复,中间还得插一段岛啦法啦。但每次都把握不好把拇指从骚移动到啦上面的时机,左手失调连带着右手也摁不准。大半个小时还没走出古道边。

第一天复健,结束。

逛了9年的论坛倒了

处身寒夜,把握星光

A岛载入语

忘记第一次知道A岛是什么时候,只是瞥了一眼。后来刚入大学那会绅士神神秘秘地给我看了A岛,岛上从生活百科到性癖交流,谈论话题五花八门,惊叹以前怎么没有仔细翻翻,于是跟绅士天天刷岛乐此不疲。

匿名摆脱了人的社会束缚,网民得以畅所欲言。凡事讲求一个权利与义务,虽然网民不再必须为自己的话负责,可如果不加以束缚,网站会自然朝着无序的方向演变,类似的事情九年来发生了太多次了。外部力量的介入就变得极其必要,所以论坛的正常运营离不开管理人员依据版规实行的监督与维护。

被监管的匿名,听起来很别扭,但岛上管理人员严苛且迅速的执行保证了论坛的风气逐渐培养。

前几年由于网络监管的要求,网站改成了前台匿名,后台实名。这时候实质上已经不算匿名网站了,也因此流失了一部分用户。留下来的人其实并不在乎后台的实名。因为多数人认为只要我觉得自己是匿名的,别人也觉得自己是匿名的,那自己就是匿名的。就像一场假面舞会,舞厅的管理员对每个人了如指掌却默不作声,舞池里的人依旧借着面具讲着或真或假的故事。

直到读研之前,我每天都会花一段时间看看网站上的光怪陆离,听听网线另一端的世界。有人过生日被大家祝贺,有人工作不顺来寻求经验,有人分享购物的心得,有人为了一张图片请大家模糊搜索。小小一个论坛却容纳了大千世界。

崩塌的消息是下午4点看到的,三酱在版首控诉了atm和momo对他的不公待遇,于是将网站重定向到了分支域名。之后的一小时群魔乱舞,发色图,晒妹,长久以来被版规和管理压抑的诉求得以释放,也有人在鼓舞大家齐心协力保存网站的数据,用一个岛民的话说:末日前夕,大部分人放飞自我,少部分人建造方舟。

过了没多久,之前1小时的混乱发帖被删除了。首页仍然保存着三酱的控诉文。又过了一小时,网站离线了。

这个飘摇了11年的网站没有因为频繁的网络攻击瘫痪,却死在了利益纠葛之下,挺无语的。

对于个中缘由,没有更多的信息流出。但过往的风波、阿苇出走等一系列事件以及这次核心技术人员的控诉,矛头全部对准了主管理员,而他并没有任何回应。

对我来说,真相是什么没什么所谓了。论坛为所有人提供了抱团取暖之处,也帮助无数人度过了清冷寒夜。然鹅或许是早就对于外部平台失去信心了,所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站点上,也因此近两年来上岛的时间日益减少了。

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真应了风云的歌词:「哪有不终的曲,哪有不散的席」,也莫名想起一张梗图:「互联网很美好,但下载不了爱」。终究是见证了一段时代的落幕,岛民们有缘再见。

春节档

跟家人、亮子共同品鉴。

四海

这是我早先就预定要看的。毕竟宣发把顶流都请来了,预告片段笑料十足,而且还是韩寒导演,心里充满了预期。初一那天就跟我爸妈直奔大商。

我一向认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是句唯心主义屁话。现在我觉得至少这次除外。这电影问题太大了,剧本结构稀烂跟女主的演技一样烂。剧本的零散导致我都不想去理解,也理解不了故事想表达的立意。前半段喜剧展开的节奏还可以,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剧情结构和故事立意就变得捉摸不透。

完事跟我妈惊叹不是喜剧,刚要开口吐槽就看我爹陷入沉思,表示看到刘昊然四处找活想起他年轻时来广州务工吃苦受累,很受感触,然后忆苦思甜。都说到这了,我立马调转话锋,紧跟着感叹底层生活艰辛。

所以背着我爹说这电影真烂,有刘昊然也不行。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跟亮哥来看这个纯属意外。因为我看了四海,为了避免亮哥踩坑,所以提前搜影评,出乎意料《杀手》风评不错,于是就选了这部。

看的时候感觉剧情似曾相识,亮哥提示这个是翻拍,瞎看节目讲解过原作。因为没有抱太多期待,所以魏翔的表演带来了太多惊喜,他可算是熬出头了。除此之外故事采取架空背景,人名是半中半洋的,布景是影视城的,故意「作假」的手法挺新颖的。

熊出没

因为看了太多梗图,对“机甲对轰,万弹齐发”耿耿于怀,就来看了。

故事结构完整,情节儿童向,不多评价,至少同场的儿童们真的很开心。特效牛逼到我想一拳打进牛逼里,真的牛逼。万弹齐发,机甲对轰都是烧钱大场面,我跟亮哥感叹,现在的国产动画已经在用这种视效讲儿童故事了。

看完之后讨论了下想法,电影里很多桥段其实还是能看到模仿借鉴的影子。借鉴本身没有问题,更何况是儿童向,欢乐向的动画作品。但是借鉴的桥段中缺乏“熊出没”自身的特色。亮哥说电影的文戏很儿童,很尬,但很熊出没,他看得很仔细;打戏虽然精彩,但有些部分的借鉴痕迹太明显,以至于我们一看就脱口而出:「蜘蛛侠!」,这样的桥段我们太熟悉导致后续的发展也能猜到,他看了想睡觉。

然后音乐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后面的决战部分使用了太多「欧美燃向战歌混剪」歌单风格的音乐。这种音乐过于密集,导致突出不了重点。仿佛每一场战斗都是无火余灰大战薪王化身,老这么来就疲了。

但总体而言很精彩,国产动画真的牛逼。

忌日快乐1、2

第一部是正儿八经气氛恐惧+悬疑,而且当时上映时还被国内引进,看得出不恐怖程度受到国家认可。

时间循环加体质逐渐削弱的设定让我突然想起最近看的《开端》,看来国产至少参考过这个。

本身是个女主逃亡并且查找真凶的故事,但也讲了女主摆脱堕落生活的历程。

剧本的结构和立意都不错。因为是欧美作品,我鉴赏不大了非黄种人的表演能力,所以演技这块就当他满分吧。

第二部是科幻,同样的人物,同样的背景,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第二天。

少了恐怖氛围,偏向科幻+冒险。但也不错,爆米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