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ind操作方便,手不用离开键盘。但是不好展示流程
yEd能展示流程但是操作繁杂,鼠标点个不停
typora码字方便,但毕竟只是个笔记软件,除了可以梳理大纲结构,不能要求更多
obsidian我使不明白
为了写个故事要先用xmind构建世界观和角色,然后yEd做时间轴,然后typora码字。
所以想要把想法和信息建构体系真是很难用一款软件实现。麻烦
Xmind操作方便,手不用离开键盘。但是不好展示流程
yEd能展示流程但是操作繁杂,鼠标点个不停
typora码字方便,但毕竟只是个笔记软件,除了可以梳理大纲结构,不能要求更多
obsidian我使不明白
为了写个故事要先用xmind构建世界观和角色,然后yEd做时间轴,然后typora码字。
所以想要把想法和信息建构体系真是很难用一款软件实现。麻烦
预答辩结束
门sir说我的研究像专硕做的
意思是理论太少实践太多
那我高兴还来不及
当年我想跳槽这专业不就是因为想实践
结果被逼苦学三年理论
最后终于做了一把实践
而且实践成果很满意
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张独立制作的彩色平面图
还有头三张景观效果图
而且都是在答辩前一天做出来的
图纸效果很能让我接受
如果让前天的我看今天的图
可能会预估至少需要1周工时
特别是平面图
开搞前瞻前顾后
循环质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一边质疑一边硬着头皮下载纹理然后贴图
花了7个小时从无到有地撸出一张彩平图
我觉得感谢自己
有恒心有毅力这块我确实可以的
得感谢工程的王sir
这一手否头哨扑离不开王sir的培养
得感谢露露和尚董
没有她们作参照我也不知道平面图该做成什么样
勉强感谢几位SRP小崽子
说好一起探讨方案
从技术层面带带我
结果是一个个只会摸鱼
最后还得全部我来
我算是看透了
他们是被派来逼着我激发潜力的
但好在答辩的时候没什么图纸方面的纰漏
这三年算是没白来
还有三分之一担忧
这个研究路线是明sir定的
当年鸿哥就因为专注理论没有实践结果外审出了问题
所以明sir让我加实践
现在看来会不会有些用力过猛
尚董建议别瞎琢磨
等着被导师安排
6年了
白天想闭眼哭
做梦都想学设计
可我3年前就入学了
但还是没做过设计
于是全部积压到了今晚
过了今晚
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说我不是设计学生
如果我效率够高
而且命够硬的话
我干
虽然从没见过陈崇贤老师,但我的三年学路上处处是陈老师的影子。偶然找到的ASLA平面图案例都是他带队做的。如果我顺利毕业,致谢里要给陈老师第二大字号,我是说如果顺利的话。
但说什么都不如亲自拜访,毕竟就在隔壁学校
从小家里就教育我出了问题要从自身反省,苟活26年对这句话的领悟有所更新。
为什么论文写得慢呢?因为我觉得不着急。
为什么不着急呢?因为我觉得毕业论文容易。
那为什么我会觉得毕业论文容易?因为导师说的。
那为什么导师这么说?谁他妈知道。
所以这件事赖谁呢?该归咎于导师吗?我觉得他有一部分责任。
但我也有问题。
我的问题就是信了他的鬼话,啥必。
疫情肆虐,全国都不太平。林sir发通知,离校要严格审核。因为赶论文,所以一直在学校没有出门。毕业压力帮我遵守防疫政策。
淄博的疫情来的太突然,周村和桓台都封了,亮子发消息说其实全市都封了。很担心还在淄博的家里人和朋友的健康。
近期离穗应该不太可能,全国各项考试也延迟时间。明里暗里是给论文开路的意思。
脖子疼,右拧左拧都疼。10点打算躺10分钟休息休息,躺到了12点。起来还是疼,老毛病又犯了。
下午的学习状态是最近最好的。找到了一篇行业远古文献,使劲参考。
原本预设的第二研究方案难度太大了,但放弃这部分就少了太多能写的东西,纠结。
凌晨0点,准备熬夜写点论文,熬夜就想到咖啡,想到咖啡就想起前几天欧阳请我吃贵州特产。还跟我说绝对没吃过。
当我看到满满一整盒桃酥的时候愣了一下,那我老家从小吃到大的桃酥到底是不是从贵州进的货。无论是口感还是卖相,跟老家如出一辙,一样的甜到发腻。
当时我就说应该就着点咖啡吃,必须得是最美的美式咖啡。所以我今天找他要了一条咖啡,一块桃酥。
咖啡冲完尝了一口根本不苦,仔细看了一眼包装,是意大利的。但这点苦味也够我把桃酥咽下去了。下次必买711美式。
晚上修完电脑跟欧阳回宿舍发现钥匙丢了,我下去找钥匙,最后没找到。
借了钥匙上来以后发现钥匙就在桌子上。
看完了和平使者。因为被剧透过最后一集结尾和平使者抱着女主面对正义联盟的画面,所以并没有太多波澜。
经欧阳提醒发现胖子nerd确实是每次关键时刻都能救场。无论是砍死大猩猩还是机枪扫射解决白龙的小弟。
有几个意外的地方,最终boss竟然是被附身的女警官,决战时黑妹打出一套神枪法,最后用鱼雷帽子干翻了奶牛。圆满结局没留什么悬念是个加分项
为了国际会议的ppt,准备到凌晨两点。又过了一遍,17分钟,勉勉强强。
理发前和欧阳、旺子拍了照,然后理完发又拍一张。只有我特别黑。
我怀疑每次理发都会变黑。如果要用科学分析,那可能是头发被剪断的时候反向释放黑色素,导致皮肤变黑了。
返校第二天。太冷了,这两天一直抱着暖水袋。晚上还得用它暖被子。脚冷暖脚,背冷暖背。
7天前给室友推荐了动物餐厅。结果他们仨全都开始沉迷。罗老师靠着硬肝在排行榜名列前茅,欧阳竟然还充钱,跟罗老师一决高下。就剩下我和阿旺穷追猛赶,一分钱都不花,真的是穷追。
刚跟我爸洗完车。
豆豆爪子很脏,把我白裤子弄脏了,我准备找亮子去超市。
昨天亮子给我看了个小女孩独处房间的恐怖小游戏,然后给我剧透完了暖雪。现在我既害怕独处,又害怕下雪,踏马的。
在普宁的酒店里,酒店的配置还可以,再准备明天的考试。
看凤凰传奇和小策的联合作品打发时间,没想在淄博搞自媒体还真能行。
然后空调有辅热,不错。
酒店的小夜灯开关旋钮掉了,关不了,草牛逼。
用小林给的黑色口罩当眼罩睡着的。
去年心血来潮收了一把电子琴,期望重新激活音乐细菌,复健曲目是《有点甜》简谱。选这首是因为过于朗朗上口以至于没有多加思索。弹了一段大致过了过瘾就当是复健成功,然后琴就吃灰了。
吃灰又没有完全吃灰,每次心血来潮大扫除的时候还是会认真地把琴擦一遍,体现它还被惦记着。
前天心血再次来潮,决定正经地练练。想到这是最后一个学期,也没多加思索选了《送别》。
主旋律意外的好弹,练了两个晚上sol do mi sol la do sol基本一目了然。
可是没有伴奏总还是缺点味道。左右手这个环节我不确定幼儿园是否学过,但根据我这个紧张劲应该是没有。为了艺术的造旨,还是有必要挑战。特别是论文任务繁重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更想干点别的逃避一下。
事实证明,虽然左手每天拿鼠标,但上了琴键还是不听指挥。岛骚米骚来回重复,中间还得插一段岛啦法啦。但每次都把握不好把拇指从骚移动到啦上面的时机,左手失调连带着右手也摁不准。大半个小时还没走出古道边。
第一天复健,结束。
处身寒夜,把握星光
A岛载入语
忘记第一次知道A岛是什么时候,只是瞥了一眼。后来刚入大学那会绅士神神秘秘地给我看了A岛,岛上从生活百科到性癖交流,谈论话题五花八门,惊叹以前怎么没有仔细翻翻,于是跟绅士天天刷岛乐此不疲。
匿名摆脱了人的社会束缚,网民得以畅所欲言。凡事讲求一个权利与义务,虽然网民不再必须为自己的话负责,可如果不加以束缚,网站会自然朝着无序的方向演变,类似的事情九年来发生了太多次了。外部力量的介入就变得极其必要,所以论坛的正常运营离不开管理人员依据版规实行的监督与维护。
被监管的匿名,听起来很别扭,但岛上管理人员严苛且迅速的执行保证了论坛的风气逐渐培养。
前几年由于网络监管的要求,网站改成了前台匿名,后台实名。这时候实质上已经不算匿名网站了,也因此流失了一部分用户。留下来的人其实并不在乎后台的实名。因为多数人认为只要我觉得自己是匿名的,别人也觉得自己是匿名的,那自己就是匿名的。就像一场假面舞会,舞厅的管理员对每个人了如指掌却默不作声,舞池里的人依旧借着面具讲着或真或假的故事。
直到读研之前,我每天都会花一段时间看看网站上的光怪陆离,听听网线另一端的世界。有人过生日被大家祝贺,有人工作不顺来寻求经验,有人分享购物的心得,有人为了一张图片请大家模糊搜索。小小一个论坛却容纳了大千世界。
崩塌的消息是下午4点看到的,三酱在版首控诉了atm和momo对他的不公待遇,于是将网站重定向到了分支域名。之后的一小时群魔乱舞,发色图,晒妹,长久以来被版规和管理压抑的诉求得以释放,也有人在鼓舞大家齐心协力保存网站的数据,用一个岛民的话说:末日前夕,大部分人放飞自我,少部分人建造方舟。
过了没多久,之前1小时的混乱发帖被删除了。首页仍然保存着三酱的控诉文。又过了一小时,网站离线了。
这个飘摇了11年的网站没有因为频繁的网络攻击瘫痪,却死在了利益纠葛之下,挺无语的。
对于个中缘由,没有更多的信息流出。但过往的风波、阿苇出走等一系列事件以及这次核心技术人员的控诉,矛头全部对准了主管理员,而他并没有任何回应。
对我来说,真相是什么没什么所谓了。论坛为所有人提供了抱团取暖之处,也帮助无数人度过了清冷寒夜。然鹅或许是早就对于外部平台失去信心了,所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站点上,也因此近两年来上岛的时间日益减少了。
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真应了风云的歌词:「哪有不终的曲,哪有不散的席」,也莫名想起一张梗图:「互联网很美好,但下载不了爱」。终究是见证了一段时代的落幕,岛民们有缘再见。
跟家人、亮子共同品鉴。
这是我早先就预定要看的。毕竟宣发把顶流都请来了,预告片段笑料十足,而且还是韩寒导演,心里充满了预期。初一那天就跟我爸妈直奔大商。
我一向认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是句唯心主义屁话。现在我觉得至少这次除外。这电影问题太大了,剧本结构稀烂跟女主的演技一样烂。剧本的零散导致我都不想去理解,也理解不了故事想表达的立意。前半段喜剧展开的节奏还可以,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剧情结构和故事立意就变得捉摸不透。
完事跟我妈惊叹不是喜剧,刚要开口吐槽就看我爹陷入沉思,表示看到刘昊然四处找活想起他年轻时来广州务工吃苦受累,很受感触,然后忆苦思甜。都说到这了,我立马调转话锋,紧跟着感叹底层生活艰辛。
所以背着我爹说这电影真烂,有刘昊然也不行。
跟亮哥来看这个纯属意外。因为我看了四海,为了避免亮哥踩坑,所以提前搜影评,出乎意料《杀手》风评不错,于是就选了这部。
看的时候感觉剧情似曾相识,亮哥提示这个是翻拍,瞎看节目讲解过原作。因为没有抱太多期待,所以魏翔的表演带来了太多惊喜,他可算是熬出头了。除此之外故事采取架空背景,人名是半中半洋的,布景是影视城的,故意「作假」的手法挺新颖的。
因为看了太多梗图,对“机甲对轰,万弹齐发”耿耿于怀,就来看了。
故事结构完整,情节儿童向,不多评价,至少同场的儿童们真的很开心。特效牛逼到我想一拳打进牛逼里,真的牛逼。万弹齐发,机甲对轰都是烧钱大场面,我跟亮哥感叹,现在的国产动画已经在用这种视效讲儿童故事了。
看完之后讨论了下想法,电影里很多桥段其实还是能看到模仿借鉴的影子。借鉴本身没有问题,更何况是儿童向,欢乐向的动画作品。但是借鉴的桥段中缺乏“熊出没”自身的特色。亮哥说电影的文戏很儿童,很尬,但很熊出没,他看得很仔细;打戏虽然精彩,但有些部分的借鉴痕迹太明显,以至于我们一看就脱口而出:「蜘蛛侠!」,这样的桥段我们太熟悉导致后续的发展也能猜到,他看了想睡觉。
然后音乐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后面的决战部分使用了太多「欧美燃向战歌混剪」歌单风格的音乐。这种音乐过于密集,导致突出不了重点。仿佛每一场战斗都是无火余灰大战薪王化身,老这么来就疲了。
但总体而言很精彩,国产动画真的牛逼。
第一部是正儿八经气氛恐惧+悬疑,而且当时上映时还被国内引进,看得出不恐怖程度受到国家认可。
时间循环加体质逐渐削弱的设定让我突然想起最近看的《开端》,看来国产至少参考过这个。
本身是个女主逃亡并且查找真凶的故事,但也讲了女主摆脱堕落生活的历程。
剧本的结构和立意都不错。因为是欧美作品,我鉴赏不大了非黄种人的表演能力,所以演技这块就当他满分吧。
第二部是科幻,同样的人物,同样的背景,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第二天。
少了恐怖氛围,偏向科幻+冒险。但也不错,爆米花吧
因为不想喝酒,所以不是喜酒
爷爷的弟弟的女儿的儿子结婚,爸妈强烈要求我必须参加,学学婚礼流程。我拿亲戚计算器简单算了下,计算器说它不知道怎么称呼,先叫着表哥。
这家的姑姑是护士长,我出生那会没少被照顾,所以每年年节爹妈都少不了去探望,恰巧每次去探望我都开学,所以我从小到大跟这表哥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很小的时候在他家看他在玩形似帝国时代或者红色警戒的游戏。策略游戏跟我八字不符,所以没跟他打成一片也不奇怪。
昨天我爹让我10点就躺下,因为今天4点就要出发。可是这个寒假已经把生物钟调整到东7区了,躺下也没有睡意。硬熬到12点终于躺下了,怎么都睡不着。虽然这个婚我没有很想结,但也不反感,睡不着难道是潜意识恐婚?也可能是返校就被查论文进度的紧张。
总之四分之三夜无眠,最后被4点的闹钟叫醒,准备去参加婚礼。
去了以后跟我预想的一样,干站着等命令然后打杂。5点到6点这段时间负责了搬箱子、铺地毯等一系列传统家务,于是戴上助听器搞搞音乐消遣。
新娘接来以后,我和新郎的几个好兄弟拿着礼炮夹道欢迎,万万没想到我的那发竟然是哑炮,好在没人在意,不然真怕在这种大喜日子犯了什么忌讳。
新人夫妻走到单元门前,司仪哥开始操办起来。司仪哥的扮相很司仪,背头最亮,鼻子最挺,零下一度还穿毛呢大衣,小词一套一套的讲话根本不抖。这时候耳机里随机到了花好月圆夜,但天已经快亮了,所以只能算二分之一应景。
受冻半个小时我觉得新郎新娘已经撑不住了,终于进了洞房。姑姑跟我说属狗的同志们先行回避,玄学这块我保持不理解但尊重,我爹拉着我一块去车里回避。完事还得跟着搬酒上车,然后去离我家步行5分钟的酒店,接着卸酒,摆盘,继续干等。就这个繁杂程度我已经在盘算着以后只搞小规模婚礼了,而且大约不在冬季。
干等也等不出个午饭,去走廊尽头找到一排休息座椅玩手机,有2个大哥跟我一样来逃避红尘俗世。俩大哥一个盘着腿,一个蹬着墙,我们的坐姿正面照应该是海军本部大将。
后面的吃饭环节很传统,很山东。突出一个不让我好好吃,隔三差五被使唤来使唤去。吃到一半我已经没心思想下一个菜什么时候上了,专心惦记起毕业论文。
结婚大概是很开心的,表哥全天表现的非常喜庆,跟表嫂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如果不是不合沙东礼数,他应该会蹦着走。但此刻悲欢并不相通,毕竟我只是来打杂的,出门到回家整整半天。
出发前想找熟人咨询下,找了一圈只有老怡有伴娘经验。她给我解释起藏鞋、做道具的苦,虽然我来不了这个,但体验过全流程之后理解了她说的心累。尤其是吃饭环节根本就不合理,我觉得就应该给打杂人员发放压缩饼干,一边干活一边吃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