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积极健康

作者: ws6tbz (page 21 of 48)

新奥特曼还是新人类

《新奥特曼》是对1966年的初代的重制,也是对曾经剧集里的一些思考的适当延伸。

电影的故事围绕着奥特曼对人类的认知,以及人类对奥特曼看法变化这两条主线。以非常快的节奏把奥特曼现身、对战扎拉布、对战美菲拉斯、对战杰顿/佐菲四个单元串联起来。剧情节奏紧凑的一个表征就是按照一般的剧集安排,奥特曼身份会在最后几集揭秘。电影里只用了40分钟就快进到男主变身视频在tiktok上了热搜。全篇没有拖泥带水,一个危机紧接着一个危机,而奥特曼对人类的感情以及人类对奥特曼的看法在层层递进以及转折。

整部电影的重要线索就是奥特曼不断探寻与思索人类所以为人类的原因。通过不断地量子速读人类著作以及与人类伙伴朝夕相处,他从因为内疚而笨拙模仿,直到发自内心认可自己作为人类的身份并下定决心为人类而战。

而在人类眼中,奥特曼的形象随着剧情变化产生了一波三折的变化,在救世主与潜在威胁之间来回摇摆。如果说日本高层的意志是日本集体意志的象征或者全人类的缩影,那么不难看出在面对天外来客时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为克服恐惧而变强的决心、对强者的依赖以及利己主义。

主角的队友与主角感情深厚,自然看不惯高层的部分做法。但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高层的决策也没什么毛病,毕竟高层也是一个个人类,没有那种毁天灭地的力量。在肉眼可见的实力差距下,只能在高维度生物的不平等条约里委曲求全。人类还是太渺小无力了,这是人类对自身的总结。

那么渺小无力的人类与动物又有何异呢?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将奥特曼与美菲拉斯引向了对立面。

在美菲拉斯星人眼里两者并无差异,仅仅因为有战略价值,所以人类对他来说是“生物资源”。找到更经济的替代品之后就可以扔掉。

而对于奥特曼来说,人类的独特性一直是他在寻找的答案。因为弱小,所以需要抱团,所以有社会性。这或许是人均单手灭行星的光之国居民不能理解的。而另一方面,短暂的寿命也是超人们不能体会的,每时每刻总会有人类诞生,也总会有人死去。为了保留生的希望而慷慨赴死,这样的觉悟在奥特曼与神永初次见面时或许就已经有所体会。奥特曼也因此爱上了人类。当听到应对杰顿的送死方案之后,他义无反顾,这一刻他才实现了对人类的完美模仿。

人类的种族还将延续演化亿万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前辈甘做垫脚石,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站在前人肩膀上继续探索。马老师说主观能动性。奥特曼说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由命。

《双人成行》测评

20221023205736_1

周末的晚上和Q体验了一下早就想一起玩的双人成行。friend’s pass这个机制不错,只需要一个人购买,另一个人下载friend’s pass版本就可以联机。不过friend’s pass不能主动开始游戏,必须受邀请然后加入。

家里的小水管5M网速下载了两个多小时才下载完。Q这一下午在核酸和公司之间辗转,担心她还要大费周折下载游戏,所以建议可以换个体量小的游戏先玩着,没想到她搬出25M网速跟我说快下完了。

总体体验很好。至少我体验很好,Q在跳跃环节疯狂受苦,逐渐抓狂,眼看着好好一个人急头白脸起来。打完第一关之后我们就歇了。

这个游戏最大的优点和特色就是在每个章节使用不同的玩法,并且将这一玩法发掘到极致。比如第一章的核心玩法就是跳跳乐结合吸尘器机关。第二关则是锤子和钉子的分工配合。听同学转述过制作人的采访,他说设计初衷就是没打算让玩家重新再玩,所以要在每一章把玩法的作用最大化。虽然不确定真假,但这个理念充满了一个游戏开发者的角色认同。

游戏之外倒是有些影响体验的因素。首先这是头一次用移动硬盘玩这种大容量游戏,运行之前还在担心会不会卡顿,实际测试运行速度可以接受,但如果用电脑硬盘大概会更快一些;然后轻薄本玩大型游戏还是很吃力,虽然全低视效保证游戏相对流畅运行,但是发热明显。

等Q最近的事务结束继续体验剩余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