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就是要年初二值班。于是带班组长带来了零食犒劳我们。平安无事一整天,大伙交替玩手机和回宿舍睡觉。
下午想起出远门还需要准备点湿巾和刮胡泡沫,等我到了超市正赶上超市下班。时间来到晚上6点,食堂招呼我们去会客厅,看起来是过年期间的特供服务。我也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坐上了副陪位喝果汁。值班室杯盘狼藉,俺老猪看看还有什么没吃完的零食。搜刮一空之后发现一包沾满了辣条油的薯片,过年不能亏待自己,所以给它洗白白,连中缝也没放过。
.webp)
一夜又无事,吃完早饭去超市大购物然后班师回朝。本来是打算跟团游最火的山西的,但是老头考虑周到,害怕大雪封路,最后选择了省内自驾。三人一合计,只有烟台都没去过。于是安顿好小猫小狗,从加油站上路。
我爹开了1个半小时,在潍坊服务区换我登录,他一边说困一边说坐别人开的车睡不着一边火速进入睡眠模式。
这段比上次去济南的路程长,但好在是日间开车,没有任何驾驶障碍。SUV确实比经典日产好开那么些许,油门踩到110公里就松开避免超速,紧接着看到路中间有个看不清车标带着尾翼的蓝色混动轿车最多开90,满脸都是里程焦虑。
一股油车车主的骄傲油然而生,紧接着三辆Y型特斯拉超我的车。重新坚定了买电车的决心,混动汽车狗都不开。
熬到第二个服务区,顶不住了于是换人。我爹开完最后一段路,到达烟台山。这个山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福州泡温泉的房间名;第二次还是在福州,正儿八经爬了一次烟台山。不知道烟台这座连锁有什么本地特色。
刚开车门就感受到本地特冷。
停车场紧挨着岸线,海边上有大群海鸥上下翻飞,下面游客给他们扔鸟食。小贩说海鸥食5块一份,话没说完一个小孩的海鸥食崩我脚下。捡起来一看基本是本地馒头。我决定白嫖这块馒头,于是学着其他游客上抛,实际并没有海鸥鸟我。网络热梗说得用薯条,但条件有限,再叫个宅急送就不赶趟了。于是和鸟群紧急合影一张。
.webp)
往烟台山走了没几步,手已经冻僵了。于是集体撤退去拿手套和口罩。拿完手套我发现又把手机落在车里,于是再次返回。一边想要把藏在口袋里假装手机的充电宝统统杀光,一边拿回手机。
三人开进山,标牌说大石头是龙脉,于是龙屁股龙背摸一摸,然后登塔。混凝土建筑骗我10块,上当的通通在排队等电梯。我们一家不能接受,于是走步梯练起了心肺。登上塔顶先感受到喜悦,然后是庆幸自己带了手套,然后是庆幸自己带了手套还拿了相机。受够了一边冻手一边搓玻璃,谁说2025年相机落伍了,要我说这机械传动太棒了。灯塔观光层没有菲涅尔透镜,只有围了两圈的游客。外面一圈绕着屋外受冻一圈,然后回到屋里缩成乌龟排一圈队等电梯下楼。
.webp)
下楼以后绕着灯塔很快出了景区,在朝阳街简单感受了一下年节氛围,便逃回了避风避雨的车里。还是得买SUV,我要买踏马的纯电SUV。
接下来没打算,直接开回酒店入住。这一路都在滨海中路上,所有的景点几乎都沿这条路分布。跟着导航一个一个指认出发前定下的目的地。酒店的名字眼熟,想起是某次在珠海,学弟学妹们担任飞行嘉宾的那次调研住的那家。装修不错,两室一卫一浴,也惊人的便宜。我们决定先住一晚然后再做打算。
由于带的食物足够多,外面又足够冷,我爹又足够宅。于是三人达成一致,随便弄弄得了。爸妈啃了面包香肠安心玩起手机,我也吃了两个华夫饼。但还是按捺不住品尝本地特色。于是外卖一份海肠捞饭。爸妈说不吃,但我还是要了三份餐具。肠子颜色比想象中黑,韭菜也比想象中多。既然不是什么忌口,所以大口吸入。说什么都要第二天吃一吃正儿八经的饭店里的海肠捞饭。
确定行程之后我妈准备续订酒店,多个心眼直接去问前台。综合比价发现平台抽成50%?于是绕过中间商在前台再订一晚。
第二天一家人整整齐齐七八点钟醒来,九点多起床,旅行的松弛感就是想不出门就呆在酒店,于是爸妈坚持要吃点热乎的粉面菜蛋,白象的产品经理真是掌握了缝合的精髓,这个钱该他挣。
养马岛早有耳闻,顶着海风也要去瞧一瞧。拍照这事我爹很抵触,所以全程都是我和我妈旅拍,我爹负责开车和找车位。烟台的冬季海风又大又冷,没法长时间迎风做表情管理,我妈的拍照技术又净给我整些硬照。一顿折腾下来让我深刻认识到这条裤子单穿还行,但是和这件羽绒服真的不搭,头发怎么也不去烫一下我干。速速打开1688搜索潮男精选。
.webp)
和海风缠斗3小时下岛。大家都不饿,恰好赶上博物馆复工,又恰好它也在回酒店的路上,所以直奔。烟台博物馆是地质馆,所以除了基本的科普内容,也包括地质历史和矿物馆藏。但本地最具特色的除了苹果自然是黄金,博物馆当然也着重介绍了一下本地黄金矿业。
.webp)
.webp)
.webp)
接受科普之后终于都走不动道了,是时候美美地下一次本地馆子。但是15:40这个时间属实是有点不前不后了,精准错过各大饭店的营业时间。最后一家人气过千想必是本地人吃的美团三星级鼎香聚引起我的注意。老板娘对我们选择这个就餐时间表示些微困惑,但爽快告知当然营业,于是我们10分钟赶到,实现午晚餐包场。
提前看了足够多的攻略,但我对我们仨的食量很有逼数,所以要选最经典的。先把昨天逛街看到焖子点了,然后是攻略必选海肠捞饭,然后是网友推荐的炭烧八蛸,最后点个牡蛎汤齐活。
.webp)
焖子是豆腐块大小的炸鲜奶泡芝麻酱,以及虾仁和笋片;海肠捞饭比昨晚的外卖好吃至少5倍。又香又量大又多油,我们仨吃了六分之五,实在吃不动了;八蛸被烤过之后涂满酱汁,味道浓郁口感爽脆,不出意外的话这道菜是各大薯片公司产品经理的灵感来源;汤中规中矩,但是很必要,能及时防止腻死。
不知道是过年期间厨师太少,还是老板娘上菜有讲究。总是在上一道菜吃到一半的时候上新菜。非常巧妙让我们完全品鉴美食,又保持了食欲。除了有点贵没有任何缺点,如果下次还有人请客,我必吃。
吃完直接回酒店,中流砥柱不接受夜游,又在下午五点钟躺下玩起了手机。
最后一天的行程未定,被我爹剔除掉一个逛庙会的选项,剩下的小景点左挑右挑选在了所城里。经典商业化古街。没特别大意思。网友推荐的苹果汁倒是不错。
.webp)